時間:2019-06-10 作者:劉力
自4月22日發現非洲豬瘟疫情以來,羅牛山食品集團肉類事業部高度重視,對原有的防疫防控工作全面升級,制定了更高要求、更高標準的防控措施,尤其是消毒工作。而屠宰車間零距離接觸豬肉,對消毒的要求尤其嚴格。
消毒不過是一項簡單的工作,卻需要耐心、細心、用心三心齊下才能做好。肉類事業部制定了正確的防控措施,屠宰車間主任張自發帶領工人們在執行過程中將其做到了極致,成功地做好了非洲豬瘟的防控措施,為保質量、保供應構建了一道“安全閥”。
張自發正在為設備消毒
【耐心:做好工人的安撫工作】
發現非洲豬瘟以后,屠宰車間工人們的工作量增加了許多,每天的消毒頻次由以前的兩次增加到四次,每次打掃、清潔和消毒工作由半個小時延長至1個小時。
一開始,工人們無法理解:車間都打掃無數遍了,為什么還要打掃?這得浪費多少公司的水和電?
長期從事屠宰行業的人,一般脾氣比較暴躁,張自發也不例外。但是,為了做好工作,他對工人們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耐心。
工人們文化程度不高,聽不懂高深的大道理。張自發認真聽取會議上公司領導對非洲豬瘟防控知識的講解,自己還主動上網學習相關知識,并轉換成“接地氣”的語言反復對工人們“嘮叨”:消毒是為了保證工廠的衛生。如果不及時清洗和消毒,細菌就會繁殖,產生疫病;市民就沒法買到放心豬肉……考慮到有些本地工人聽不懂普通話,張自發就找“翻譯”來幫忙,讓海南籍的班長幫他傳達消息。持續不斷的“嘮叨”讓張自發嗓子都沙啞了,但最終起到了良好的效果。受到他的感染,工人們認識到消毒工作的重要性,工作積極性十分高漲,有的甚至在生病后還堅持到崗。
【細心:把消毒工作做到極致】
每天晚上8點多鐘,張自發總會第一個來到屠宰車間開始做消毒準備工作。晚上9點,工人們全部到崗,張自發便帶著工人們認真打掃車間的墻壁、地面以及設備等,然后用水清洗,最后使用燒堿消毒液、次氯酸鈉消毒液進行全方位無死角地消毒。
每當有工人疏忽大意之時,張自發就會反復叮囑他:越是我們平時看不見、摸不著的地方,越是衛生死角,其間隱藏著大量細菌。
屠宰完生豬后,車間里的墻壁、地面以及設備上會殘留許多已凝固的豬血,下水道等地方還會殘留豬毛,張自發和工人們就用手拿著鋼絲球、毛巾等,在機器、刀具、掛鉤上一點一點地擦拭,直到機器設備煥然一新,如同剛剛買來一樣。他常對工人們說,豬毛和豬血上面都可能殘留細菌,我們要做到車間里看不到一根豬毛,一滴豬血。
【用心:非工作時間做巡檢】
到了第二天早上7、8點鐘,屠宰車間結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,工人們陸續離開,可張自發還在車間里“溜達”,繼續檢查車間內是否有清潔消毒不到位的地方。
平時,就連非工作時間,他也會從宿舍趕來,在車間巡檢,不停地轉、不停地看,一旦發現問題就隨時整改。“身處熟悉的環境,人就容易麻痹、大意。”張自發說。有一次,他在檢查過程中發現有一袋豬毛遺漏在車間里,趕忙將其送至無害化間進行無害化處理。
張自發對工作的用心,深深影響著每一位員工。幾年來,他將屠宰車間打造成了一個業務精良、團結互助、富有戰斗力的團隊。